在国民党节节败退、局势愈发严峻的时刻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蒋介石决定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资金运往台湾,以备不时之需。然而,1948年年底,在运输故宫珍贵文物时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竟有十块“破石头”被带走了。或许许多人会好奇,这几块看似毫不起眼的石头究竟为何成为国宝呢?其实,它们的名字叫做“陈仓石鼓”,是中国文物中的一大瑰宝。
这些“石头”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唐代。那时,凤翔府的一位普通农民在陈仓山偶然发现了十块形状独特的石头。由于这些石头的形状与古鼓相似,便被当地人称为“石鼓”。最初,这些石鼓上被淤泥覆盖,没人能够解读上面的文字,许多人都认为这些是神仙遗留下来的宝物。于是,周围的百姓纷纷前来祭拜,希望能得到这些“仙器”的庇佑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石鼓的名声愈加响亮,许多文人学者前来研究,试图破解这些神秘的文字。
然而,这些文字始终无法被解读。于是,许多文人将石鼓上的文字拓下来,寻找其他名家来解谜。但无论如何,都未能成功。安史之乱爆发时,唐肃宗李亨正在凤翔避难,听说当地有石鼓存在,于是命人将这些石鼓带来观赏。然而,还未等他亲自品鉴,这场灾难便降临了,叛军已经逼近,李亨急忙逃离。由于这些石鼓极为沉重,每块重达一吨,李亨下令将其就地掩埋,并对外宣称石鼓已被破坏。
展开剩余66%安史之乱平定后,人们又想起被埋藏的石鼓,纷纷将其挖出。韩愈闻讯后,特地上书要求朝廷重视并保护这些石鼓。他认为,这些石鼓并非仙人所遗,而是周朝遗留下来的宝贵文物。韩愈还亲自为石鼓写下了《石鼓歌》,以表敬意。然而,朝廷对韩愈的建议并未给予足够重视,他的上书被压了下来。直到八年后,凤翔的新任官员看到了这封上书,并再次上奏朝廷,才开始重视石鼓的保护。此时,石鼓仅剩九面,其中一面下落不明,令许多人感到遗憾。
尽管剩余的九面石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保护,但它们的“好日子”并未持续太久。在孔庙内存放了九十年后,唐朝灭亡,凤翔孔庙也遭到了毁坏,石鼓被盗走。直到宋仁宗时期,这些石鼓才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。宋仁宗是位极为喜欢文物的皇帝,他得知陈仓石鼓的存在后,便派人去寻找。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被派去寻找这些石鼓,不久后,他找到了九面石鼓。然而,司马池并不满足,他想要凑齐十面。经过长时间的寻找,依然未能找到第十面,最终他命人伪造了一面。可惜,这一做法最终败露,宋仁宗因而将他贬职,调往虢州。
尽管如此,许多人并未放弃寻找第十面石鼓,直到北宋金石学家向传师在凤翔的一家客栈里找到了它。但此时,这面石鼓已被当地人当做磨米和磨刀的器具使用,损坏严重,所剩的只有四行字,让人不禁为之心疼。找齐十面石鼓后,宋徽宗命人将石鼓的裂缝填充黄金,使其看上去更加精美。然而,这一装饰却为石鼓招来了厄运。靖康之变时,金人看到这些石鼓镶有黄金,认为它们过于沉重,便将黄金挖走,石鼓则被随意丢弃在荒野中。
直到南宋时期,御史大夫王檝在燕京发现了这些石鼓,并命人将其保存于燕京孔庙,并专人看护。之后,在元、明、清三代,这些石鼓得到了较为妥善的保护。到了近现代,蒋介石为了保护文物,命令将这些石鼓从北京运往南京,后来又转运到重庆。直到抗战结束后,石鼓才得以返回北京。
值得一提的是,蒋介石当时挑选带走的文物,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。他知道自己无法带走所有文物,因此选择了那些最具价值的。然而,由于当时局势非常紧张,很多人对这些石鼓的珍贵性并不十分了解。在运输过程中,机长注意到石鼓重量极大,而且外形也显得不起眼,于是决定将它们从飞机上卸下。没想到,当蒋介石得知这些石鼓并未被带到台湾时,异常愤怒,因为这些石鼓被专家解读为秦国时期的文物,记载了贵族的日常生活,具有无法估量的文物价值。
尽管如此,石鼓未被带往台湾,反而成为了一件幸事。这些文物在大陆得到了更为妥善的保管,其上的文字也逐渐被破解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为后人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发布于:天津市双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