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乌克兰那边刚拿到F-16战机没几天,就出事了,一架在执行任务时掉下来,飞行员也没抢救回来。这事儿闹得挺大,乌克兰空军高层直接换人,美国那边媒体也跟进报道。 本来以为是坏消息,结果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倒好,来了一篇评论,说这反倒能震住俄罗斯和中国。作者丽贝卡·格兰特在那文章里头写得头头是道,意思是乌克兰空军这么快就把F-16用上战场,说明训练强度大,适应能力强。 战机摔了反而证明他们在高强度操作下快速形成战斗力,这对中俄来说是个警告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尤其是中国那边,解放军要是想靠远程打击瘫痪美军基地,怕是行不通。美国能用类似方式帮台湾空军快速上手F-16,扭转空中劣势。 福克斯的逻辑是,F-16摔得越多,越说明飞行时间长、任务多,战斗经验积累快,中俄得为此发愁。 2024年8月4日,第一批F-16从荷兰和丹麦运到乌克兰,总共承诺了六十多架,但首批就几架。乌克兰飞行员在美国和欧洲训练了好几个月,学怎么开这种西方战机。8月26日,俄罗斯那边发动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攻击,乌克兰空军派F-16上去拦截。 结果一架坠毁,飞行员叫奥列克西·梅斯,是他们空军里的老手,飞过一千多小时,以前开苏-27战机,还在2022年去美国国会游说要F-16。 坠毁原因一开始众说纷纭,有人说被俄军导弹打中,有人说自己人防空系统误击,后来纽约时报报道说附近有俄军导弹爆炸,但没确凿证据。乌克兰总参谋部确认了损失,成立了调查委员会,美国专家也掺和进去。 8月30日,泽连斯基就把空军司令米科拉·奥列舒克给撤了,这家伙之前负责F-16项目,现在背锅。事故后乌克兰调整了部署,把剩下的F-16藏得更深,加固基地防护。 福克斯新闻网9月9日发的这篇文章,直接把事儿翻转。格兰特说,别为坠毁沮丧,得从积极面看。乌克兰飞行员这么短时间就敢开F-16上战场,拦截俄军无人机和导弹,证明西方装备整合速度快。美国空军早年引进F-16时,每年损失十五到二十架,大多在训练阶段。现在乌克兰直接实战,损失说明他们飞得多、练得狠。这对俄罗斯是坏消息,因为乌克兰空军越来越敢打,空中力量在增强。 对中国呢,格兰特扯到太平洋,说解放军要是用弹道导弹和轰炸机打美军在冲绳、关岛的基地,美军也能快速起飞迎敌,不会全被毁在地面。文章还说,美国能帮台湾空军快速培训飞行员,援助大批F-16,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。 解放军规模大,但空中优势靠远程打击,如果美军战机能顶着袭击起飞,拦截导弹,那解放军的计划就泡汤了。福克斯的意思是,F-16摔得多,越证明体系高效,中俄得为此焦虑,觉得美军不可战胜。 美国空军自己也老出事,2023年七十五起重大事故,创纪录,2024年初B-1轰炸机、F-35、F-16接连坠毁。 飞行员年均飞行小时掉到八十小时,只有二十年前的三分之一,机队老化严重,四成F-16三十年以上没升级。乌克兰的F-16也是老型号,八十年代服役,九十年代改装,技术状态差。福克斯说事故多等于训练多,等于战斗力强,但现实是训练少、维护差导致事故率高。美国空军陷在恶性循环里,机队缩水,飞行时间短,人员素质下滑。
福克斯的观点其实在维护美国军事形象。F-16长期被宣传成神器,谁买谁赢,台湾空军就信这个,买了一百多架。现在乌克兰一上场就损失,动摇了这个神话。美国媒体得找借口,格兰特的文章就是典型,转败为胜。 说这会让中国害怕,因为解放军远程打击策略失效。解放军有火箭军,弹道导弹精确,能打机场跑道、油库、弹药库。美军在亚太基地就那么十来个,驻机几百架,就算部分值班机起飞逃掉,四到八架每个基地,那总共也就几十架。预警机、大型机起飞慢,跑道修好要时间,地勤设备毁了更麻烦。 福克斯忽略这些,说美军能大规模起飞对抗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纯属乐观。 2024年美国空军飞行小时低,事故多,乌克兰类似,飞行员适应新机型匆忙上阵,容易出错。福克斯想用这事儿推销美国模式,说能快速帮盟友建空军,但忽略实际问题,像乌克兰飞行员训练不足,语言障碍,维护团队缺人。
事件后续,美国继续援助F-16,承诺更多架次,但交付慢。乌克兰空军加强防护,用假目标诱敌,分散部署。俄罗斯宣传说击落了F-16,但没证据。 2025年上半年,乌克兰又损失一架F-16,6月29日,中校马克西姆·乌斯季缅科击落七个目标后坠毁。事故原因说是受损后试图避开居民区,来不及跳伞。美国媒体报道说,拜登政府拒派维修队,怕卷入太深。 华尔街日报说乌克兰操之过急,盟友质疑培训质量。福克斯的观点在2025年还被引用,有人说这影响了中国空军评估,美军老想用F-16模式对付解放军。但中国空军进步快,歼-20等新机型多,训练强度高,年飞行小时超两百。美媒说中国脱胎换骨,不再是弱对手。
双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